透视一汽锡柴研发创新之道
- 发布日期:2014-04-28
- 发布人:autosos
- 点击量:1223
近日,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无锡柴油机厂(以下简称“一汽锡柴”)在其研发创新之路上再次大放异彩,其全新研制的11升CA6SM2系列天然气发动机成功通过开发评审。这标志着一汽锡柴又一次成功研制出一款环保大功率天然气发动机,为民族制造业宏伟的蓝图中增添了一抹夺目的亮色。据悉,这是一汽锡柴与一汽技术中心继成功合作开发国内最大功率的13升CA6SN1系列NG发动机后,响应国家节能减排号召的又一大突破性自主创新成果。
“我们认为,汽车工业必须坚持自主研发,才能在市场竞争中具有话语权。”一汽锡柴CA6SM2系列天然气发动机的成功研发,也是对其厂长钱恒荣的这番言论最生动的注解。近年来,在产品研发上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动摇的一汽锡柴,卓越的研发能力一次次刷新了国人对自主品牌的印象和期待。
重在实效,用实践斩获硕果
做为国内内燃机行业的翘楚,近年来,一汽锡柴围绕市场、对标对手、面向国际,在产品研发上不断创新。先后成功研制两级增压车用发动机、柴电混合动力,在国内首创内置EGR技术,电控技术、振动噪声分析、顶置凸轮轴缸盖、发动机制动技术、省油技术也相继取得突破,目前锡柴拥有的核心技术已达50多项。多年来,一汽锡柴始终坚持追踪国际内燃机前沿技术,在全球产业结构演变和行业优化升级中把握机遇。紧跟新能源技术,节能减排和标准法规与国际接轨的趋势,开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低能耗的产品。紧跟集团整车发展战略,提升同步开发和超前开发能力,建立重型平台核心总成的绝对优势和其它平台的相对优势。加速核心能力建设,依托“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可靠耐久、电子智能、材料工艺”五大平台,打造制动、节油、后处理、智能化控制等十大核心技术,坚定不移地走项目推动技术,技术合成平台,平台衍生产品,产品引领市场的开发路径。
技术的创新,研发能力的提升,最终是为了转化为产品的竞争力。一汽锡柴在奥威产品功率向上的开发过程中,更注重新技术的应用研究,以技术的优势构筑产品的优势。其中奥威6DL是我国第一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气门发动机;奥威6DM,是国内重型车用柴油发动机四气门顶置凸轮轴的技术的开先河者,不仅具有完全的自主产权,还拥有3项发明专利和5项实用新型专利,并于2010年荣获中国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从某种角度而言,奥威发动机已然成为科技领先的典范、民族品牌的骄傲。对于康威系列产品,一汽锡柴突出康威4DW、康威4DX国四产品开发,将康威4DW排量锁定为2.54升、康威4DX为3.86升,平台功率覆盖78-140马力。对于奥威系列产品,将奥威6DL加快升级步伐,采用二级增压技术,爆发压力提升到200-220par,用一个排量替代二个排量,排放起步达国五,功率覆盖260-370马力。对于恒威系列产品,做好产品适应性开发,重点开发国四产品,寻求机会开发2升以上高端产品。
构建平台,以制度保障创新
一汽锡柴在科技创新战略上确定了节能环保、电子智能、安全舒适、可靠耐久、材料工艺等五大创新平台。据介绍,一汽锡柴坚持走绿色低碳的环保路线,以降低柴油机的燃油耗为己任,全力降低柴油机的污染物排放,全面满足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鉴于柴油机现在已是一个机电一体化的产品,电子智能控制是发展方向,为此,一汽锡柴更加坚定地推进着电子智能的步伐,始终牢牢把握住产业的话语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将被高度重视,在安全舒适方面,一汽锡柴同样奋勇争先,在关注用户的架乘感受的同时,努力完善产品的人性化设计。可靠耐久则显然已成为一汽锡柴发动机产品的强项,目前一汽锡柴奥威6DL的B10寿命为80万公里,奥威6DM2的B10寿命为100万公里,一汽锡柴的目标是要将这一数字提高到100-150万公里。产品的专利很难保密很久,更大核心在于材料工艺上,为此,一汽锡柴制定了将缸体缸盖的材料升级到蠕墨铸铁的长远目标。五大平台上的不断创新,必然带动锡柴研发创新能力发生质的飞跃。
研发创新能力的根本,在于培养一批高素质研发人才。为从根本上保障研发创新能力,一汽锡柴构建出一整套完善的机制,从制度上为培养和储备创新人才提供保障,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力夯实基础。据介绍,一汽锡柴为技术人员设立了三个成长通道,即行政领导通道,技术成长通道,专业管理通道,三大通道殊途同归,保证每一名员工在不同的岗位上为企业的研发能力的提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同时一汽锡柴全面提高对企业不同岗位的专业能力的要求,规定销售工程师必须要懂产品,国外的大部分销售人员都懂技术的工程师出身。其次,一汽锡柴针对某些特定项目实行招标制。同时设立了很多的青创项目,只要是三十五岁以下工程技术人员申报,通过项目锻炼,发现一些人才,把优秀的人留下来。再次,一汽锡柴设立了创新基金,为企业创新项目提供资金保障。最后是淘汰转岗机制,将不努力工作的人员淘汰,将不适合岗位的技术人员转到适合的岗位上……凡此种种,都为一汽锡柴职工素质的整体提升、为企业研发创新能力的增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